刘世锦:碳中和目标既是挑战更是机遇

新闻来源:     更新时间:2021-07-30 01:23:38    点击次数:857

7月29日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在上海召开。会上,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作了题为《宏观经济形势与十四五结构性潜能》的专题报告。

刘世锦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势、“十四五”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中国中长期结构性潜能。他提醒,对2021年经济走势,要防止出现“数字幻觉”,即一季度的超高增速是由于2020年一季度疫情冲击下“挖坑”式基数造成的,是统计现象,不应误判,更不意味着中国经济重返高增长轨道,今年四季度宏观经济有可能基本回到常规状态。对于以钢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,刘世锦表示,大宗商品供求基本面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变,价格上升是短期现象,经济恢复常态后上中下游领域产能普遍过剩的格局仍将维持。

刘世锦还分析了碳中和的意义,他表示,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潮流。他指出,“高碳高增长”“低碳低增长”都走不通,要坚持“低碳或零碳较高增长”,在双重约束下,选择采取低碳或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,同时实现高生产率,力争减碳和增长双赢。

刘世锦表示,中国在实现碳中和方面有自己的优势。第一,提早转型有利于降低转型重置成本、沉没成本;第二,中国经济增速较高,可为绿色产品创新和推广提供更多市场需求,有利于形成商业模式;第三,中国在绿色技术、产业领域已有一定积累,并不像以前那样差距大,有的方面处在并跑、领跑位置,利用换道之际,赢得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;第四,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助力绿色发展,是增长新动能的两翼;第五,制度和政策优势,如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的实施,较强的政府组织协调能力等。

刘世锦指出,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,是要减少碳排放,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,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供求秩序。要遵循绿色转型规律和市场规律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,分阶段、有步骤稳步推进。


 
主办单位:上海顺朝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
统计数:7945849